中文差異|女主播3大指控簡體字比繁體字好用 掀起港人大反擊:我哋先係傳統

升學教育

撰文: 王明芳

發布時間: 2024/06/18 17:31

最後更新: 2024/06/18 21:02

分享:

分享:

内地女主播拍片比較簡體字及繁體字,引起兩地網民留言爭辯。

【中港差異/中港文化/小紅書/繁體字/簡體字】中港兩地文化差異大,兩地網民常發生爭拗。近日透過專才計劃從內地來港、現擔任鳳凰衛視女主播的田桐拍片分享她工作面對繁體字的難處,並在鏡頭前展示自己的講稿,稱不明白香港為何到現在還要用繁體字,又指簡體字比繁體字更好用,隨即引來逾700個網民留言表達意見。

最新影片:

鳳凰衛視女主播田桐於6年前透過專才計劃來港,目前在鳳凰衛視擔任女主播一職,亦不時在抖音及小紅書分享在香港的生活日常。田桐近日在社交媒體「小紅書」拍片分享工作上學習繁體字的難處,她先在片中展示自己手上一份印有繁體字的講稿,她指平日主播工作中,不論是講稿還是提詞機上寫的都是繁體字,為了避免讀錯及錯誤理解文意,她必須熟讀繁體字的讀音和意思。

繁體VS簡體|繁體字出現一字多音情況

她表示初到港時學習繁體字遇上很多困難,例如繁體字中經常出現一字多音的情況,例如「他」、「她」、「祂」、「牠」和「它」的讀音全部一樣,但每個字其實都有不同的意思,例如「祂」用於指代神靈,而「它」則指無生命的事物。但簡體字只有「他」、「她」、「它」,用來表示「人」的亦只有「他」一個字。

而最令她困惑的多音字例子亦有「關係、聯繫」,讀音不變但意思不同,還有「乾燥」、「干涉」、「幹部」,發音(普通話)一樣但意思不一樣,「後面」、「皇后」都有同一問題。

點擊圖片放大
+5
+4

第三,該名內地女主播又指,繁體字之間有部分特別相似,例如「與」和「興」、「裏」和「裹」都相似得難以分辨,且這些例子只是冰山一角,現實中的例子「太多了你看的眼花繚亂」,非常迷茫。

她又指簡體字是1949年開始在內地使用,不明白為甚麽香港還要用繁體字。雖然這位主播在片尾總結「簡體字好用,繁體字好看」的觀點,但仍引起一班網民回應。

繁體VS簡體|網民列兩大原因須保留繁體字

其中香港網民強調繁體字代表了中國漢字的造字藝術和傳統文化底蘊,一定要保留繁體字語言,「我哋先係傳統」、「請入鄉隨俗」。另外更有網民揚言簡體字的造字原則匱乏,是國家為了減少文盲而創造的,使用簡體字的人腦袋也會簡化。

但有內地網民認為文字主要作用是傳播交流,越容易使用越有意義,因此認為能比較快速書寫的簡體字比繁體字優勝。亦有網民舉例指自己小時候被老師罰抄一百遍,慶幸寫的是簡體字。

點擊睇更多網民留言:

點擊圖片放大
+4
+3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兒童健康百科】 【職場文化智慧】 【家事百科全書】